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代表, 川音青年不仅要保护和传承羌族多声部音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努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2024年7月18日—20日,音乐学系中华文化传承团在系院党委书记周夏虹与副系主任刘雯教授的带领下,实践团约50名师生在松潘县小姓乡开展了为期3天的“羌音悠扬, 非遗传承实践活动。
7月18日晚实践团成员抵达松潘小姓乡埃溪寨后,来到村支书扎西家里,和村民一起交流学习多声部民歌的演唱技巧,了解多声部民歌的发源和历史。年轻的扎西书记教实践团成员们跳锅庄,唱起了羌族民歌《得拉》,潇洒自如的舞步、有力的歌声,让成员们感受到了羌族原生态音乐的独特魅力。
7月19日上午,实践团来到歌节所在地——埃溪寨的“云隐溪谷”进行排练,在羌族多声部民歌传承人见车牙老师的带领下,与羌族传统音乐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感受那古老而神秘的旋律。
随着排练的深入,大家逐渐融入了这片土地,心灵与羌族的音乐产生了共鸣。羌民们高亢有力的声音、真假音转换的流畅自然以及独特的演唱形式,给实践团成员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当地歌手们的每一次演唱,都像是在与大自然对话,与羌族的灵魂交流。他们用音乐表达着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热爱,用旋律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夜幕的降临,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们一起围坐在小姓乡的云隐溪谷中的篝火旁,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篝火晚会,与藏羌人民欢歌起舞,迅速融入到藏羌人民生活之中。
实践团成员们和村民们手拉手,唱着羌族民歌、跳着欢快的锅庄,歌声和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夜曲。热情好客的羌族人民用美食、歌声和舞蹈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把大家的心紧紧连接到了一起。
7月20日,松潘县“第六届多声部毕曼歌节”拉开帷幕,实践团成员有幸参与了一场文化盛宴,那是由羌族、回族、藏族等多民族共同演绎的古老歌舞。登台表演的既有80岁的国家级传承人,也有热情洋溢的年轻人,还有当地的中小学生。同学们除了听到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唱腔,还看到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羌笛、口弦、唢呐。实践团成员也穿上了民族服装,登台表演了侗族大歌“布谷催春”,这是一首模仿布谷鸟叫声为特色的侗族声音大歌。接着实践团成员还表演了羌族多声部民歌“牧歌”“天平地平”“得拉”等,这些歌曲以其独特的多声部结构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羌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当歌节落下帷幕,实践团成员与当地羌民合照留念,纷纷交流和分享对这次活动的感想。住羌寨、食羌饭、穿羌衣、唱羌歌、跳锅庄,近距离接触最真实的羌族民众生活文化,了解音乐背后的动人故事和传说,真正实现从书本到生活的学习。
实践团成员一致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和文化的对话。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羌族音乐,深刻感受羌族音乐的魅力,加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让这份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